当前位置: 联合会动态 > 联合会动态 > 浙江轨道交通与能源业再添“智囊团”! 装备安全与标准专委会正式成立

联合会动态

Federation Dynamics

浙江轨道交通与能源业再添“智囊团”! 装备安全与标准专委会正式成立

2025年8月7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装备安全与标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在杭州顺利召开。会议由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边劲飞主持,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的32位专家作为首批专委会委员出席会议,联合会会长焦旭祥出席会议并为专委会支撑单位众合科技授牌。

1.jpg

焦旭祥会长授牌

近年来,浙江省轨道交通与能源行业发展势头迅猛。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力量,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但与此同时,装备安全风险防控、标准体系适配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装备安全是行业发展的底线,标准是行业发展的基石。”专委会主任寿生祥在会上强调。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装备安全与标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恰逢其时,它不仅搭建起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更为推进装备安全与标准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装备安全与标准专业委员会的32位首批委员,均来自浙江省内轨道交通行业的各个核心领域。他们中既有深耕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的企业技术带头人,也有专注于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的资深专家,还涵盖了科研院所中从事安全技术研究与标准体系构建的学者,以及负责行业监管、质量检测的专业人士。

会上,史少礼副主任详细阐述了专委会的主要职责与2025-2026年工作计划。专委会将强化标准引领,推动相关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深化安全研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产学研协同,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行业需求,助力企业标准化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对于下一步工作,寿生祥主任表示,专委会将健全制度,修改完善标准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开展专项调研,组织专家赴会员企业调研行业标准现状;征集团体标准项目并尽快开展立项审查。

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马德富在讲话中指出,专委会要立足“安全兜底、标准引领”的定位,扎实推进七项核心工作。在装备安全方面,以“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为核心,建立覆盖设计、生产、运维的安全管理体系。在标准体系构建上,系统梳理行业需求,研究制定标准体系框架与发展路线图,重点填补新兴领域空白、优化现有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国际化对接。

同时,要严把标准制修订“质量关”,规范立项评估、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全流程;建立“宣贯—试点—评价”闭环机制,激活标准实施“生命力”;强化技术服务“支撑力”,搭建行业协同“大平台”;强化成果输出,形成调研报告、学术论文、最佳实践案例三类核心行业成果;靶向攻坚破难,解决行业发展痛点问题。

马德富表示,联合会将从资源保障和深化协调联动两方面全力支持专委会建设。保障标准制修订、走访企业等工作开展,整合专家库资源,搭建“标准信息平台”;建立月度沟通机制,加强与省发改委、交通厅等部门的对接,支持专委会与其他省市同行交流合作。

此次装备安全与标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开启了我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浙江标准”将成为行业标杆,“浙江装备”将成为安全典范,为行业的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加此次会议还有联合会首席专家杨敏剑、副秘书长兼法定代表人章明春等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2.jpg

供稿:会员服务部、轨道交通咨询合作部

审核:办公室